
位於竹43鄉道及竹43-1鄉道前往峨眉鄉的竹38鄉道上,座落在蜿蜒道路旁的「背影橘舍觀光果園」,走進裡頭就可見到兩旁滿滿的柑橘類果樹,農場主人陳小燕正帶領著遊客,深入她悉心照料的果園中,細細介紹每種品種的差異,還可以見到一旁小雞、小鴨咕咕叫,讓氣氛更是熱鬧。結束導覽後,又接著帶遊客到DIY區,一起嘗試製作桔醬、橘餅,有得吃又有得玩。
場域介紹
背影橘舍觀光果園最早原是茶園,但隨著茶葉賣價不好後,也漸漸荒廢。陳小燕自舅舅買下這塊地後,從遍佈荒草開始慢慢開墾,也從對農業一竅不通到能種出各種果樹的能手。
之所以觀光果園,陳小燕說,種了果樹開始收成後,人手有限,只有她與先生兩人可做,想著不如改成觀光果園,不僅讓更多人可以認識峨眉鄉的桶柑,也可以避免那些來不及採下的果實掉落浪費。因此,與孩子們開家庭會議商量後,便想到用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裡撿橘子的典故,而將果園命名成「背影橘舍」。
背影橘舍觀光果園每年12月到次年的3月為採果期,果園內種植的品種眾多,除了峨眉鄉最常見、種植最多的桶柑及茂谷柑外,也種了佛手柑、佛利蒙、豔陽柑、椪柑、蜜柚、砂糖橘、紅肉柳丁、木瓜丁、帝王柑、阿婆柑、肚臍柑等28種品種,讓前去觀光的遊客,能夠認識不同柑橘類果實的外觀特色及種植環境,品嚐最在地的風味。


同時,背影橘舍觀光果園因採草生栽培法,總是能吸引不少小動物前來造訪,陳小燕說,自己便曾經在果園內見到黃色野兔在草地上跳來跳去,也曾看到保育類的白鼻心、穿山甲、山羌等,搖搖晃晃地穿越果園找食物或安身之處,若到訪遊客運氣好,還有機會可以一睹這些嬌客面貌。
除了採果、品嚐鮮果滋味外,還可以在背影橘舍觀光果園內,體驗親手製作當地客家人最擅長的桔醬、酸柑茶,還能跟著陳小燕學做充滿特色的橘餅,品嚐她泡的酸柑茶及橘餅饅頭。
「開放採果必須讓人吃得安全」陳小燕說,背影橘舍觀光果園雖使用慣行農法,但強調安全用藥,並且減少使用農藥的頻率,果實即將成熟前,更是完全停止使用農藥,還會將果實拿去檢驗,確定無農藥殘留在農作物上,讓來採果的遊客,都可以吃得安心。
為了更友善生態,陳小燕採用草生栽培法,並且自製掉落的橘子果實表皮,搭配黑糖水,製作成酵素,灑到果樹下的區域,幫果樹補充養分。使用物理方式捕抓果蠅、天牛等害蟲,以減少噴藥對自然環境的傷害。
特色農遊
水果
背影橘舍觀光果園內種植的品種多元,每每到了收成季節,除了開放採果讓遊客採鮮果回家吃外,陳小燕也想了一些加工方式,讓遊客可以品嚐到不同的風味。陳小燕說,在地客家人都喜歡吃桔醬做成沾料來吃,若山桔收成時,便會開放DIY體驗製作桔醬活動,讓遊客可以藉此認識在地客家文化,也能將做成的桔醬成品帶回家。
此外,客家人受到風寒,總會喝熱呼呼的酸柑茶來舒緩喉嚨不適。因此,到了收成季節,陳小燕也會準備好茶葉、甘草、紫蘇、薄荷、大風草等材料,帶著遊客一起來做酸柑茶,現場也會提供製作好的成品,方便遊客選購。
除了桔醬、酸柑茶等季節限定的加工品外,陳小燕會將賣相較差或是過剩的橘子,用砂糖醃製的橘餅,加入熱水泡茶,又或是切下一些放在吐司、麵包裡一起吃,帶著柑橘的微苦清香,令人相當難忘。
同時,背影橘舍觀光果園內,也提供自製的柑橘類清潔用品,讓遊客從吃喝玩樂,甚至是日用品,都能體驗到屬於橘子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