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回小林村的記憶與不滅的生命力

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沿著台29線前行,穿過旗山與甲仙,當抵達小林村遺址時,不禁讓人回想起那場驚心動魄的八八風災。泥沙吞噬了小林村,倖存的村民遷往不同地點重新生活,其中最多人聚集的村落便是如今的「日光小林」。這個名字,源自日本友人贈送的向日葵,象徵堅毅與希望,鼓勵村民迎向未來的陽光。

場域介紹

這十多年來,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攜手村民,透過地方物產、文化活動、節慶祭典等方式推廣大武壠族文化。他們創辦了日光市集,推出社區小旅行,策劃文化展演與體驗活動,吸引來自海內外各地的遊客探索。

走進社區植物園,導覽員如數家珍介紹各種特色植物,包含薑黃、雞角刺、腎蕨、青葙、五節芒等,它們經由耆老口述歷史,識別用途後,一株株從山上移植回來栽培,成為小林人的活教材,也為六級產業的深度發展奠定基礎。

在大武壠族的傳統文化中,少不了植物的參與,飲食、編織、工藝、信仰無所不用。薑黃與雞角刺是兩大主要農產品,從生產加工、食材入菜到伴手禮,為社區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每逢祭典節慶,村民會用腎蕨與青葙花編織花冠,而雞角刺的針狀草圖案,出現在傳統服飾上的刺繡。

02_大武壠產銷館
04_日光小林社區合作社

日光小林與植物息息相關,薑黃與雞角刺被引進部落種植,開始研發出多元且豐富的系列產品。從過去到現在,薑黃為小林部落的重要經濟作物,在醫學文獻記載薑黃有保健之效,為了增加其吸收效果,村民將薑黃製成粉末,用於料理和特色產品。

另一種特色作物是雞角刺,學名為華薊、南國薊,這種菊科薊屬植物是大自然的贈禮,早期村民在打獵上山工作時,偶然發現野生華薊,其根、莖曬乾後,保留了營養成分與原始風味,磨製成粉後,變成香氣獨特的茶包,不僅適合泡茶,也能入菜。

特色農遊

香藥染草

小林人擅長運用在地食材,融合獨門秘方食譜,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推出特色風味餐,最具代表性的料理是雞角刺燉雞湯,當地婦女坐月子的必備滋補品,其濃郁滋味養育好幾代子孫。另一道經典菜色「梅醬日式豬排」以當季自製梅子汁為醬,澆淋在豬排上,清新解膩。在小林玩上一整天,下午飢腸轆轆時,端上遊客們最愛的「薑黃臭豆腐」,金黃酥脆的外皮搭配特製辣椒醬,風味獨特。

漫步小林,不僅能品嘗美食,還可以參與深度旅遊。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日的大武壠歲時祭儀「夜祭」,為社區活動注入靈魂,村民攜手吟唱,與遊客分享族群的故事,白天安排社區導覽,認識當地植物的用途與文化,親手編織藤環,做成手環、戒指或封袋束口,帶回擁有日光小林記憶的紀念品。此外,你也可以到社區合作社購買特色伴手禮,例如薑黃粉、薑黃香皂、秋鬱金潔淨禮盒、雞角刺茶包、雞角刺湯包等。

農場資訊

actor-img00Created with Sketch.

電話

886+ 7 677 5186

地址

高雄市杉林區忠義路1號

交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