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顯特色、建立品牌、邁向國際
三富休閒農場-走入紫森林
轉載自 : 馬來西亞中國報
深深淺淺的綠色光影之間,有一座紫森林──三富休閒農場,三十多年以來一直不曾施用農藥,是各種植物昆蟲名副其實的“安心家園”,也是自然優越的環境教育場域。
▲三富休閒農場
位於宜蘭冬山的南邊山坳,紫森林──三富休閒農場被大片大片的天然樹林環抱,園區內則是各種大樹成蔭,植物們蔥鬱茂盛,動物們則生猛活潑,並不抗拒入園遊客的近距離接觸與餵食。
距離三富園區入口不遠處,就是紫屋森林庭院,美麗的景觀魚池有自由嬉戲的成群魚鴨,池旁則是住宿區域。房客只要掀開落地窗簾、門簾,一整片的綠意就填充你的滿心滿眼,立刻安撫了躁動不安的心。這些當然是大自然的賦予,可以肯定的是,也有著農場主人一家的用心維護;而這裡說的,是連續不斷、始終如一的愛惜與用心。
30年前這片土地種滿了柚子,後來因為所在地理環境的種種因素,農場於1996年轉型。柚子們繼續保留了下來,同時利用自然生態工法維持生態平衡,以自然食物鏈的關係,讓各種生物、昆蟲、植物能繼續自然生長生活。
經過十多年的用心經營,如今的紫森林──三富休閒農場已經成功由生產性農場轉型為綜合型農場,不僅提供住宿、餐飲,還有戶外教學、生活生態體驗、農村文化分享、會議研習等活動。最重要的是,它依然是豐富又自然的生態園區,在這裡可以真實感受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還有,人與人之外,人與環境、人與萬物的和諧共生是多麼的美妙美好。
如今,原有的柚子樹們依然按四季的時令開花結果,各種昆蟲鳥類動物有增無減,它們依然繼續把這里當作餐廳,剩餘的則落地腐壞讓養分滋潤土地,同時還增加了入園的客人。除了柚花之外,9月份柚子成熟時客人還可以親手採摘下來做成果醬,再帶回家與親友分享。
由此可見,紫森林──三富休閒農場的口碑並不只限於人們的口口相傳,在動物們與昆蟲們之間也是同樣在流傳!
▲噢耶,休憩一刻,還我全然寧靜~(攝影:謝文凱)
親近自然,生態環境獨一無二
自從轉型為休閒農場以來,這片土地就不再施農藥或者化學肥料,而是順應環境倫理,讓園內自然生長,為動物與昆蟲提供理想的棲息地與天然的食物來源。在這樣的條件之下,這裡孕育著豐富又多樣的物種,許多人因此慕名而來!
▲餵飽你的肚皮,餵養我的快樂,大家合作愉快! (攝影:江雲龍 )
▲兩個嬉水抓魚的孩子,不亦樂乎? (攝影:丁俊勇)
大人和小孩都很愛三富休閒農場的生態導覽,白天,隨意在園區內走動時,可以放慢腳步親近大自然享受芬多精,賞鳥賞蝶賞蜻蜓;入夜,則有分為兩個時段的夜間導覽(晚上6點30分或者7點30分)。在專業的導覽老師引領之下,暗夜裡的動物植物昆蟲不再面目模糊又讓人畏懼,無論是青蛙、蜘蛛、螢火蟲等,一一成為我們可愛又有趣的課堂小伙伴,越听就越想了解它們更多一些!
三富的園區裡全年都可以看到螢火蟲,只是按季節的數量會出現多寡。如果你想要看到阿凡達“奇幻森林”般的場景,建議你可以在春季4月至6月,或者秋季9月份前來(螢火蟲主要觀賞季節)。當然,好環境是需要經營的,為複育螢火蟲的生態環境,農場主人可是下足了功夫與心思,在農場多處進行了規劃與打造。
▲螢火蟲螢火蟲慢慢飛,你照亮的不僅是方向,我們一定會記得你燃燒光亮。 (攝影:黃錦傑)
這樣的永續用心,讓人們自然而然就會像要親近自然、體驗自然,再學習自然,最終領悟人類與自然密切不可分的聯繫。噓,你聽,有關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深情絮語,盡在紫森林──三富休閒農場……不是嗎?
▲青蔥的林蔭步道,在轉角是否就會遇到龍貓? (攝影:郭蓮莉)
養蚊桶,還你一個短褲短裙搖擺的夏天
在這樣一個天然生態都維持良好的原始環境裡,各色蚊蟲可想而知也是生養眾多吧?因此,你自然會盡可能不穿太短的褲子裙子,再帶上防蚊液才“安心”入園。只是,這是必需必然的嗎?三富的養蚊桶給出了一個解答。
三富休閒農場主人徐文良,在某個雨後發現一桶廢水里的蝌蚪,他當時高興極了,後來仔細一看,發現孑孓的數量居然比蝌蚪多了幾倍,真讓人頭痛啊!當下,他直覺要把桶子倒掉,但想了一想,為了消滅孑孓連帶著蝌蚪也全部消除,真是太遺憾了。
▲“養蚊大師”徐文良與他的養蚊桶,他說自己一直是在向大自然觀摩學習,語閉帶著豁達開朗的連聲呵呵呵!
思來想去,徐文良的第一代養蚊桶因此誕生!這是個以食物鏈應戰蚊子的方式,利用蚊子喜歡在積水環境產卵的習性,動手製作蓄水容器並在水中養魚,讓來不及長大的蚊子(孑孓)被吃掉!
這個養蚊桶已經來到了第三代。目前的養蚊桶內的魚兒們更換了更適合的品種,同時也在旁挖了一個洞,把管子設置得比桶緣低三公分,並且與地下相通。這麼做的原因是要換水,讓桶內的水在雨天時可以自然更換,不會形成一潭死水,反而讓底下的水可以隨著管子流掉。因此,下雨時不管多少水進來,舊的水也會出去多少,這樣不僅水質變好,也可以改善整個環境。
據說,這個方法對付黑斑蚊很有效,不僅如此,三富也沒有令人聞風喪膽的小黑蚊。徐文良笑著說:“其實,那麼久沒有噴農藥以後,生態它也會自己去調整出一個平衡啦!”
“這一套方法其實不困難,只是需要用心經營。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到適當的方法,以後它就會生生不息。”
這個以食物鏈應戰蚊子的方式,目前在三富算是蠻穩定操作的,客人來到這裡都說沒有蚊子。徐文良卻謙虛指出,自己不敢這麼講啦,在這樣豐富天然、生態良好的環境怎麼可能沒有蚊子呢?
但事實上,客人來到這裡真的可以穿著短裙短褲在園區里或森林裡自在閒逛,樂此不疲!
▲雄性紫斑蝶:天賜良緣,惡人退散,我的屁股會開花!哼哼!
▲紫森林──三富休閒農場的日間與夜間生態同樣精彩!在生態老師的引導之下,能夠更深入地認識這些有趣的生物與生活植物。 (攝影:郭蓮莉)
與自然為伍、生態為友為師
18年前,徐文良曾經做過一個很大的決定,當時農場的一天收入是十來萬台幣,這僅僅是露營和燒烤場地使用費的收入哦!
後來,為了更好地經營作為休閒農場的特色,他幾經掙扎之後還是決定要把它停掉。
徐文良說:“這裡的環境比較特別,入門是一座橋,後面整個山頭有一百多公頃的珍貴生態。只要有錢,你就可以經營露營和烤肉生意,但是生態卻是再有錢也不一定可以做得成功的!更何況,我們所擁有的生態環境,在台灣並不多。”
他不僅停止露營和烤肉,還在環境上持續投入去做一些改變,比如:把原有的烤肉區和露營區改造成生態區、將整個園區進行自然維護等。
“由於30年沒有噴農藥,所以地下孔蠻多的,水就因此漏光了。所以要趕快找出那個源頭,再把它焊實,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補,讓它慢慢穩定下來。這樣一來,園內的樹就可以慢慢成長,其它的天然生物也可以進來。所以雖然過程很繁瑣,但因為要維護這樣的情況,我們才會用很自然的方式把環境做起來。”
▲天色漸晚以後,一場交響樂已經準點開始,蛙叫、蟲鳴、樹葉婆娑……在紫森林──三富休閒農場的每一夜都能聽見天籟齊鳴。
什麼是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Special Agro-tourism Spots Certification, SAS)的目的,是為了農業旅遊之永續經營,透過本要點的實施提升農業旅遊之“國際化”、“品質化”與“品牌化”,以建立農業旅遊經營之國內與國際品牌特色與形象,提供旅人具特色且優質之農業旅遊為目的。申請資格為具有農業旅遊經營事實之合法經營體,共分三類:第一類為休閒農場;第二類為其他農業旅遊經營體;第三類為其他農業相關組織。
有沒有得到認證,有差嗎?徐文良指出,有差啦!
“如果沒有認證,那眼前的一切就是我們自己看自己;認證後,是別人怎麼看你。”
“我們自己看自己的時候,其實是看不清楚的。在別人看自己的時候,就會把存在的問題給點出來。有一套標准在,才有一個標杆。當然,標准出來之後也要因地制宜,在每個地方需要使用的標準不同。”
他補充:“如果我們繼續以種植為生,沒有休閒轉型的話,在地的生物與我們就是一個敵對的關係(它們會進來把我們的農作物吃掉)。但是當我們發展生態旅遊之時,它們與我們就成為了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成為我們農場的一個優勢。”
“所以我說要因地制宜,一條法令不適用於全體。從開始踏上轉型之路到拿到執照,還有18年前放棄做露營和烤肉區域的決定,是對的。”
◆文:陳艾琳◆圖:Apple 101 / 紫森林──三富休閒農場
文章轉載自 馬來西亞-中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