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東社區不只是有潮間帶或是一個農場場域,而是一整個社區以合作社概念共同以「幸福山海味」品牌推動特色農漁業旅遊,其中最具代表性景點還有「陳丁貴養殖場-白灣坑魚場」,以及「嚐鮮企業社」等等。曾獲頒模範漁民,同時素有「海葡萄達人」之稱陳丁貴從小生活在澎湖海邊,由於當地擁有豐富海水資源,因此數十年前開始投入養殖漁業,從最早的九孔養殖開始,後來接受澎湖種苗繁殖場提供種苗及輔導下,開始養殖綠色海葡萄,並因環境與技術精良,養出的海葡萄就如魚子醬般爽脆,入口不只毫無腥味且帶著海水鹹甜與鮮味,很快遠近馳名成為海葡萄達人。
場域介紹
飛機降落澎湖馬公機場後,開車向著東北方走約5公里10分鐘後,就會抵達「湖西鄉」裡的「湖東社區」。地名又東又西,常把外地旅客搞得方向感混亂,但只要走進海邊潮間帶,看見那壯闊晚霞與豐富生態,這時,到底是東還是西,就一點都不重要了。
湖東社區開發歷史約300年,早年主要由金門許姓先祖到此墾荒,隨著家族繁衍逐漸形成湖東社區。整個社區面積約0.65平方公里,相當於2.5個台北大安森林公園,不大,但充滿濃厚家族文化與宮廟信仰,是典型的澎湖漁村社區,也正因多是許姓家族,社區充滿和諧與相互照顧。
湖東社區因臨近湖西漁港,海水資源豐富,紫菜、牡蠣、海葡萄等養殖漁業相當發達且品質極佳,更大特色是直到目前仍有生態豐富的潮間帶,不少居民仍會利用退潮前往潮間帶採集,也同步發展潮間帶旅遊,加上冬季有著高麗菜酸、花菜干、花生、地瓜等蔬菜雜糧種植與加工,多樣食材讓湖東社區充滿幸福山海味。

湖東社區最大旅遊資源除了宮廟信仰、漁村文化與養殖漁業外,潮間帶更是最大亮點。在這片廣闊潮間中,有著澎湖傳統的石滬、疊礅與抱礅,其中石滬意指利用石頭堆疊成弧形堤岸,利用漲退潮造就捕魚陷阱,整個澎湖海岸線僅約320公里,石滬卻有500多座,密度全球最高,且石滬大多頗有規模,例如七美雙心石滬就長達210公尺。
「抱墩」也同樣是傳統捕魚方式,首先把硓咕石(珊瑚礁岩)疊成一堆稱為「疊墩」,等待一段時間後自然會有魚群游進,這時便可搭配魚網拆墩網魚稱為「抱墩」,之後重新堆疊等待下一波潮汐帶來的魚群。
趁著退潮,社區居民會有專業導覽員帶領遊客走進潮間帶到石滬內看魚、捕魚,也可體驗疊礅與抱礅,而此時潮間帶也會佈滿海兔、海參、沙碗(一種揉和砂石與卵做成類似碗狀的貝類傑作)、貝類、珊瑚礁等多樣生物。如果退潮時間恰逢傍晚,晚霞美景更是讓人心醉。
農遊特色
漁撈養殖
近年陳丁貴又以水試所提供的紅葡萄種苗成功養殖出營養價值更高且相當罕見的「紅葡萄藻」,同時也養殖紫菜、牡蠣、龍膽石斑、黑鯛等水產,不只獲得有機認證,並逐漸朝向休閒漁業與食魚教育發展,成為湖東社區認識澎湖養殖漁業的最佳去處。
湖東社區內另有一處「嚐鮮企業社」,主人傅靜凡20多年前罹患舌癌,之後隨太太搬回澎湖家鄉,原想在離島安靜迎接餘生卻奇蹟復原,因此對這土地充滿感情,並於10多年前積極投入反離島博弈運動,進而到澎湖科大讀食品科學,開始以澎湖食材開發伴手禮協助地方。
在嚐鮮企業社裡,可以體驗與品嚐如何製作傳統魚乾,可以認識澎湖的紫菜、風茹草、鮖鮔(章魚乾)酸高麗菜、花菜干等等食材,或體驗製作干貝醬、小管醬、仔魚醬等等,以滋味認識澎湖。
到湖東社區旅遊最不能錯過的,就是請提前預約釡鍋便當。湖東社區的釡鍋便當讓人印象深刻,花菜干、鮖鮔、滷五花肉、臭肉魚乾(名字是臭的,吃起來是香的)、鮮滷新鮮小卷、高麗菜,還一顆小小的鵪鶉蛋,很經典的澎湖味道。
澎湖花菜干之所以好吃,在於澎湖冬季溫差大蔬菜鮮甜嫩,曬成菜干後咬起來全株軟嫩不會像台灣的有硬有嫩。鮖鮔滷五花肉更是澎湖道地家鄉菜。台南人有虱目魚乾、台東人有鬼頭刀魚乾、馬祖人有淡菜蝴蝶乾,而澎湖人就愛這小章魚曬的鮖鮔乾跟五花肉一起滷。
最特別是這釡鍋便當會用染布巾包著,不只好看也可以擦手取代衛生紙用量,而且染布的原料來自外來種生態殺手銀合歡,這邊也使用銀合歡製作傢俱或燒木炭,大量利用銀合歡將其商品化的結果是讓生態殺手變成被追殺,可進一步解決環境問題。